智能化、电动化对汽车产业带来的改变,不仅是汽车品牌的竞争,汽车供应链也在同步改变。其中,汽车电子从燃油车时代引入到汽车中,重要性不断凸显。有机构预计,到2025年,汽车电子成本将有望占据整车成本的60%。
汽车电子是车身电子控制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子系统的总称。其中,车身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包含动力及传动系统、底盘及安全系统和车身及舒适系统;车载电子系统大多数都用在增强用户在车内的体验感,最重要的包含安全舒适系统及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等。
通过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汽车电子2022年营收进行排序发现,总部在浙江宁波的均胜电子2022年汽车电子主营收入达151亿元,位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对均胜电子来说,汽车电子营收仅占其公司整体营收约30%。除汽车电子之外,汽车安全在均胜电子营收中占比约70%,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厂商。由于汽车安全与汽车电子本身关联度慢慢的升高,汽车安全业务未来与汽车电子业务协同性也会增大,这对其电子业务扩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排名第一的均胜电子是一家全世界汽车零部件头部企业。公开信息数据显示,均胜电子汽车电子营收主要由均胜普瑞和均联智行这两家子公司贡献。均胜电子汽车电子布局全面,涉及智能座舱/网联、智能驾驶、新能源管理和部分汽车集成安全系统等。
具体来看,2022年,均胜电子汽车电子业务中,智能座舱系统营收127亿元,占据汽车电子营收约84%;新能源管理系统营收23亿元,智能网联系统营收过亿,智能驾驶等前瞻业务正在快速推进研发。
首先,在新能源管理中,均胜800V高压快充产品发展迅速。公开信息数据显示,均胜电子为全球首个量产的800V汽车提供相关这类的产品。均胜电子近期在E互动上表示,2022年以来800V等高压快充领域已累计新获全球性订单约220亿元(全生命周期金额),覆盖国内和海外市场,客户涵盖多家全球知名整车品牌及国内自主品牌和新势力。
其次,智能网联V2X产品研发及量产能力。均胜电子的5G+C-V2X车路协同解决方案是全球首批实现量产的车路协同产品。目前,该技术方案已于华人运通、蔚来等品牌的多款量产车型量产。近两年,均胜电子获得近100亿元智能网联相关的新项目定点。
最后,布局了智能驾驶中的核心部件智能域控制器。均胜电子在该领域已与英伟达、高通、地平线、黑芝麻等芯片厂商建立合作。尤其是,2023年上半年,均胜电子还发布首款无人驾驶域控制器。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起的产业的快速的提升,国内的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智能座舱产品发展迅速。均胜电子等中国汽车电子相关公司将进一步受益。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为110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规模有望达1486亿美元。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也逐渐抬升。根据赛迪智库数据,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60%。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都将成为近期重点。根据第三方机构IHSMarkit预测的数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地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智能驾驶与车联网方面,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期表示,车联网产业是中国三个万亿级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产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系统搭载比例已接近50%,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市场规模约1200余亿元;车联网将重塑汽车产业,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则表示,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大部分领域被跨国或合资企业所占据,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国产化率比较低,自主企业替代进口和提升的空间巨大。在部分领域例如车载导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中,自主品牌有自身的优势,并且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对于当下汽车电子发展的大趋势,自主企业在未来面临的机会要大于挑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