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2年,欧洲汽车导航仪市场就超过了100万台,日本超过了200万台。预计到2007年,全球导航市场产品将达到750万台,其中,日本340万台,欧洲280万台,美国70万台。日本GPS普及率全球最高,规模也最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国土较小,地图测绘相对容易,因此日本导航地图软件满意度较高。再加上日本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求量相对较高。
按照每个用户采用的信息传递平台来分,国外的GPS导航服务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模式,一类是通信模式。
传统模式是根据用户所在地然后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周边位置或者抵达目的地的路线图等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交通流量状况、路线选择信息等。GPS导航厂商与地图厂商合作,提供完整的服务。
通信模式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上提供GPS导航业务,由于利用了成熟的移动通信网络及用户规模优势,这样的形式将会极大地促进整个业务市场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中,GPS导航厂商、地图厂商、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最终的导航服务。
汽车消费平民化、社会商业活动、集团运输调度、行业安全管理以及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都促使政府强力推动车载智能行业的发展,使汽车导航市场具备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和市场前景。
2004年中国汽车导航市场规模为3万到4万台,到2005年年底达到10万台左右。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对GPS导航系统的需求量将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6年,近50%的新车型和90%的豪华车型将具备部分互联网功能,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这些车都已经应用了车载电脑系统,汽车导航商品市场份额预计将达75亿元。到2008年底,汽车GPS导航商品市场规模将可达到100亿元。
目前国内GPS导航市场之间的竞争热点主要还在价格,其次是质量方面的竞争,最后才是渠道方面的竞争。市场也需要越来越合理的价格和稳定的质量。国内GPS导航市场有如下发展的新趋势:一是集成的、便携式的GPS导航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两大主流。从功能的单一性或集成特性上看,集成的产品成为趋势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汽车空间存在限制,设计出功能合一的产品,是为用户着想的体现,但出于价位等因素,单纯的GPS导航产品也不可或缺。此外,便携式的GPS导航产品也将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便捷、实用”必将是未来产品的主流发展趋势。二是防盗、调度类的商品市场规模将上升。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即将来临,将需要大量此类具有调度功能的产品。
在国内GPS导航市场运作模式上,目前还没形成一个成熟的模式。国内导航市场与国外市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整个市场的规范程度。这一点包括城市的规划建设、电子地图的完备发展等诸多方面,这样一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要求我们业内厂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的长期努力。
本文为太平洋汽车网转载文章,欢迎各家媒体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原出处,如果想转载“太平洋汽车网个人独创的文章”,请点击链接:
如果网友需要将本文转载到论坛,请点击下方按钮复制代码,再在“PCauto论坛”发贴框里粘贴即可,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它大部分论坛,非常方便!
太平洋专业网站群:太平洋电脑网太平洋汽车网太平洋游戏网太平洋女性网太平洋亲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