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知情权_新闻_市场动态_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最新APP下载
媒体与知情权_新闻
发布日期:2024-01-25 03:54:02 作者: 市场动态

  在远古时期,人们传递信息基本上靠吼,要是隔得远,就要靠走路和奔跑来完成了。那时候媒体不发达,人们明白的信息比较少,信息闭塞,有时候消息传达需要一个月以上,以至于很多时候误了事。现在不同了,除了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输之外,信息传递几乎能在一秒之内完成。得益于互联网的发达,很多信息传递只需要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做到,比起以前写信要好上千倍万倍。但不管怎样的媒体,都需要让人们获得知情权。媒体发布单位都会一对多发布,即便是自媒体也是媒体,也能进行一对多的信息发布。世界各地发生啥事,很多媒体第一时间就会获得信息,也会第一时间发布出来,让人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这种理想的状态有时候并不理想,而是经过了媒体机构的整理和删减甚至屏蔽之后,再发布出来的消息就带有了很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让人不敢苟同了。

  新闻也叫消息,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最新发生的事,而且具备公之于众的属性。但是,什么才叫公之于众的属性呢?在一个的国家,新闻可以每时每刻发布,新闻机关不受一些意识形态和个人的控制,保持相对独立性,还可以采访总统,对总统提出质疑。要是有突发事件新闻媒体会第一时间跟进,进行实况转播,还要实时采访,让人们的获得知情权的同时,也让人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人们从多角度解读事件。人们明白事情怎么回事了,也就不再胡乱猜测了,知情权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但是,在一些新闻媒体不自由的国度就完全不那么回事了,新闻会受到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在发布新闻之前先要审核,看适合不适合发布。也就是说,新闻采编和发布之间人为控制的因素太多,不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新闻采编以后,要受到有关人员的审核。滑稽的是,有关人员不一定懂新闻,但一定懂意识形态,甚至会有“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态度,只能放过那些没有“毛刺”的新闻,不会引起什么巨大轰动的新闻,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各方面的解读,只是就事论事。人们要想知道事情的原因,在新闻里却被告知“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产生轰动效应的大新闻放出来呢?因为这些大新闻平时都被摁着,不放出来,等到有什么需要掩盖的更大的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些摁着的新闻就会被放出来,尤其是娱乐新闻常常会出现在一些需要掩盖的大事件出现的当口。那么,新闻还是在满足大家的知情权吗?当然可以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只是这种知情权是纵的知情权,易产生误导。因为从新闻发布的时候就已经动了手脚,也就是说,在消息的源头上动了手脚,人们也就只能被误导了,甚至有时候群情激愤,要如何如何,其实只不过被欺骗了而已。

  媒体并不是独立的工具,而是时时刻刻都被权力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媒体要想独立发展,只能在民主国家产生,而不能在独裁专制的国家产生。即便是自媒体也是不行的,要想发布真实的言论,只能被视为异端邪说,被封号处理了。媒体就是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这种知情权在专制的国家是没人监督的。专制的君主会认为,老百姓了解什么消息都是被自己控制的,让他们了解什么他们就了解什么,不让他们知道他们就不了解什么。宁可让他们愚昧一点,也不能让他们变得聪明一点。当然,老百姓也就不具备什么真正的知情权了。

  知情权的有无很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获得知情权的老百姓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活生生的社会个体,而没获得知情权的老百姓就不是一个人了,而是被圈养的动物,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样更容易管理的呢?任何一个人都有知情权,而被故意漠视以及曲解并控制的知情权就成为专制君主最容易统治的工具,还会不失时机地给自己唱赞歌,并且把那些不唱赞歌的人给“规范”掉。于是,人们就都唱赞歌了,也都知道知情权是怎么回事了,甚至时间一长,人们获得的被曲解被控制的知情权也就真的成了默认的合理行存在了。人们会觉得这种所谓的知情权才是真正的知情权,而并不知道新闻媒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掩盖了啥东西,或者故意不报啥东西,也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到底是怎样的。

  老百姓本着明哲保身的态度,要去清楚自己能知道的,不去清楚自己不能知道的。有句话说得很有意思“你知道的越少对你来说越安全。”诚哉此言,越愚昧就越能活得长久,那么知情权也就消失不见了,或者成了愚昧有理,连问个为什么的权力都不知道存在了,也就活在了自我编织的笼子里,或者专制制度编织的笼子里,再也逃不出去了。甚至不清楚自己是个人了,也就对一切都无所谓了。乐夫?悲夫?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 与人攀谈中30%的信息由言语传递70%的信息由身体传递 下一篇: 23款伊兰特怎样没有导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