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慢慢地建设,至今已经成功建立起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美国的GPS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它的研发时间历时悠久,功能也最为强大,其类型也分为民用和军用两种。GPS最早也是为军事战略服务的,军用的GPS精度已经能达到0.1米的水平,可以说几乎是没有误差。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美国的导弹可以精准地发射到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其军事威慑力不言而喻。
民用的GPS对我们来说就十分熟悉了,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机和汽车导航,都是运用了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美国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方面的主导的地位让我们的祖国一直放心不下,中国也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所以励志要研发出属于自身个人的全球定位系统,在航天航空领域不过多依靠别人的技术。令人惊喜的是,我国科研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最终研发出了北斗系统。
如今的北斗系统,已经布局完善,面对全球开放了。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我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在全世界内覆盖完善,外国企业都能申请和我国进行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都拥有了较大的提升。不过,我们却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人,甚至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还在使用GPS系统,这是怎么回事呢?答案让人有些意外。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美国的GPS历史久远,而北斗的建成时间相对较短,正处于初期的一个初步试验阶段。即使现在总系统搭建完善了,在刚开始使用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然后通过技术更新与升级一步步更好地去完善它。定位系统的评断当然以精度为指标,“年轻”的北斗在这一点上比起GPS来说确实差了一点,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
其次,面世多年的GPS能够说是一大“经典”,开放了这么久,市场竞争力极强。而北斗系统刚刚建成,宣传力度也还远远不足,别的国家知道中国拥有了这项技术,却没有一个具体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就不会轻易舍弃熟悉的GPS去选择北斗了。
所以,北斗系统的大众普及度是不够的的,它目前的运用更多地集中在我国的军事和商业领域。但我们完全不用感到灰心,毕竟中国能够独立自主地研发出这一套卫星定位系统,已经是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看到了前进的希望。相信北斗只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考验,完成测试并加大宣传力度,在未来“逆袭”GPS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