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款汽车电子主机厂电子电气架构对比_品牌新闻_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最新APP下载
四款汽车电子主机厂电子电气架构对比
发布日期:2024-01-18 17:03:23 作者: 品牌新闻

  未来汽车产品最核心的技术是电子电气架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散式、嵌入式逐渐向集中式、集成式的方向发展,最终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形成一个汽车中央大脑(one brain),统一管理各种功能。电子电气架构类似于“中央政府”,可对汽车的各种功能进行统筹管理,避免“诸侯割据、政令不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中央政府”可能会管得少一些,“地方诸侯”还依然保有一定控制权,但之后“中央政府”一定会管得慢慢的变多,最终地方行政机构只接收“中央政府”指令并予以高效执行,以确保车辆整体表现最优。

  由于过去汽车上控制器相互独立,软件为嵌入式,整车做最终硬件集成即可。未来随着 ECU 的减负,原先高度分散的功能集成至域控制器,主机厂必须自己掌握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否则就会失去对汽车产品的控制权。而把原本高度分散的控制功能逐步整合统一起来是传统车企的全新必修课,因此车企对电子电气架构的掌握是分步的、渐进式的。主流车企电子电气架构进化节奏不一。

  2018 年推出的奥迪 A8率先实现了辅助驾驶功能的集成式控制,取代了 ECU相互分离的分布式的辅助驾驶系统。除无人驾驶域集成外,其余底盘+安全、动力、车身、娱乐四大域仍然采用分布式架构。

  其无人驾驶域控制器由 4块芯片组成,Mobileye EyeQ3负责视觉感知计算,如交通信号识别、行人监测、碰撞报警,车道线识别、光线负责图像融合计算,如驾驶员监测、360全景摄像头的图像处理。英特尔Cyclone V 负责目标融合、地图融合、停车辅助、预刹车灯。英飞凌的 Aurix TC297 负责通信处理。这个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软件开发由奥地利软件公司 TTTech 完成,德尔福提供硬件集成。

  特斯拉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全面变革者,2012年 Model S 有较为显著的功能域划分,包括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ADAS模块横跨了动力和底盘域,由于传统域架构不足以满足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为解耦软硬件,搭载算力更强大的主控芯片,必须先进行电子电气架构的变革,因此 2017 年特斯拉推出的 Model3 突破了功能域的框架,实现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器框架,通过搭建异域融合架构+自主软件平台,不仅实现软件定义汽车,还大大降低整车成本,提高效率:

  特斯拉 Model3基本实现了中央集中式架构的雏形,不过 Model3距离真正的中央集中式架构还有相当距离:通讯架构以CAN总线为主,中央计算模块只是形式上将影音娱乐MCU、无人驾驶 FSD以及车内外联网模块集成在一块板子上,且各模块独立运行各自的操作系统。但无论如何,Model3 已经践行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电子电气架构理念框架,领先传统车企6年左右。

  特斯拉三代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背后的实质是不断把车辆功能从供应商手中拿回来自主开发的过程。Model3 的无人驾驶模块、娱乐控制模块、其它区域控制器、热管理均为自主设计开发,实现了整车主要模块自主,不依赖TIer1,即使没有实现自主的模块,特斯拉也与供应商进行了联合开发,比如特斯拉将自己的软件加入到了博世为其提供的 ibooster里,通过软件更新实现刹车距离变短。

  通过三款车型的演进,特斯拉的新型电子电气架构不仅实现了 ECU数量的大幅度减少、线束大幅度缩短(MODEL S 线 减少一半以上),更打破了汽车产业旧有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即软硬件深度耦合打包出售给主机厂,主机厂议价能力差,后续功能调整困难),真正的完成了软件定义汽车,特斯拉的 OTA 能改变制动距离、开通座椅加热,提供个性化的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由于突破了功能域,特斯拉的域控制器横跨车身、座舱、底盘及动力域,这使得车辆的功能迭代更为灵活,用户都能够体验到车是常用常新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传统车厂的 OTA 仅限于车载信息娱乐等功能。

  特斯拉为了更好地发挥软件的作用,实现了无人驾驶主控芯片这一最为核心的智能硬件的自研自制(特斯拉认为芯片的专用设计使得其上的软件运行更高效),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后续特斯拉车辆的升级速度、功能的部署都不再依赖外部 SOC芯片供应商,真正将车辆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大众汽车已经从 MQB 平台车型的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为 MEB 平台 ID 系列车型上采用的三个功能域的电子电气架构。

  大众的 E3架构主要由车辆控制域(ICAS1)、智能驾驶域(ICAS2)和智能座舱域(ICAS3)组成,其中智能驾驶域 ICAS2尚未开发完成,量产车型上搭载的依然是分布式架构方案,大众 ID 系列的电子电气架构虽然有三个功能域,但同时依然保留了较多分布式模块,大众 ID4有 52 个 ECU,两倍于特斯拉 Model Y ECU数量。国产 ID4辅助驾驶功能由 Mobileye单目摄像头+前长距雷达+两个后角雷达实现,作为平价电动车,在无人驾驶域控制器这块暂时没选跟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去PK。

  大众 ID 系列车型 2021 年完成 7 万台交付量,低于前期规划。中国作为大众最重要的单一市场,智能化这块也正在加速追赶,2022 年大众软件公司 CARIAD 在中国成立子公司,据其中国子公司首席执行官介绍,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针对 MEB平台做软件研发,2022 年下半年启动 OTA 功能,第二是针对高端平台(PPE 在华首款车 2024 年投产)做中国本土化、数字化产品,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其智能网联系统也要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第三是围绕 2025 年后 SSP 平台做软件研发。结合大众汽车 2030NEW auto的规划,软件自研比例要上升到 60%,软件研发保持自主的好处是实现敏捷(包括开发和维护)和体现产品差异化,其中本地化也是外资在中国提升智能化的必要且关键的一环,最终目的是打造吸引中国用户的存在竞争力的产品。

  我们看一下几款同一时间面世的三款电动车的电子电气架构的对比,虽然大众ID系列也号称是用三个域控制器代替过去 70+分布式 ECU,但实际上依然保有较多 ECU 数量,ID3 之前由于出现大面积的软件 BUG 而迟迟未按期交付,这也反映出传统车厂即使选择进行电子电气架构大变革,但若自身人才结构及软件实力尚不足够,就依然会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商,造成步子迈得太大带来额外风险。所以大部分主机厂选择的做法是走渐进式路线,随着自身软件实力提升逐步收归软件主导权。

  2021 年 Munro & Associates 工程公司比较了特斯拉 Model Y、福特 Mach-E 和大众 ID.4电气架构之间的差异。涉及三款电动车内 ECU的数量、CAN总线的数量、以太网的使用、LIN总线、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通道的使用、音频、保险丝和继电器的使用等方面。特斯拉 Model Y 集成度明显更高,其 ECU数量是 ID4的一半,福特和大众还保留了较多的现成的分布式 ECU,特斯拉的 LIN(本地互连网络)数量也仅为大众 ID4和福特 Mach-E 的一半。

  Tesla 中 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的数量更高,由于摄像头数量增加,特斯拉的低压差分信号(LVDS)使用量是福特和大众汽车的三倍以上,大众汽车的以太网的使用更多。特斯拉从 Model 3开始车辆的低压电气部分不采用任何保险丝盒继电器。

  新势力三强中小鹏汽车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走得比较领先,随着车型从 G3、P7 和 P5,迭代到 G9 的这套 X-EEA3.0电子电气架构,已确定进入到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凭借领先一代的架构,搭载更高算力 SOC 芯片及更高算力利用率,小鹏G9 或成首款支持 X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量产车。

  1)分层域控。功能域控制器(智驾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动力域控制器等模块)与中央域控制器并存;

  因此 CAN 总线和以太网总线并存,大数据/实时互均得以保证;以太网节点少,对网关要求低。

  小鹏第二代电子电气架构实现传统 ECU数量减少约 60%,硬件资源实现高度集成,大部分的车身功能迁移至域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可实现支持仪表、信息娱乐系统和智能车身相关控制的大部分功能,同时集成中央网关,兼容 V2X 的协议,支持车与车的局域网的通信,支持车与云端的互联,车与远程数字终端的连接功能。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集成了高速 NGP、城市 GNP 及泊车功能。小鹏辅助驾驶采取了激光雷达视觉融合方案,与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不同,这就导致两者硬件架构不同,对于通讯带宽、计算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

  汽车电子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变革,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改善汽车行驶稳定性、舒适性,降低汽车排放污染、燃料消耗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汽车具备了娱乐、办公和通信等丰富功能,传统汽车的电子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如今,汽车电子化的程度已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制造商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将成为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关键手段。 e lectronica China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 拥有 连续十多年成功举办 中国国际

  汽车电子设计在面临性能、可靠性、上市时间等多重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条件下,还必须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本文将针对这些设计的基本要求讨论如何为汽车电子系统模块设计成本低廉的电源,以及系统模块设计(及重新设计)、可靠性和芯片成本等问题,并探讨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新款的汽车采用慢慢的变多精密的电子零件。这种发展的新趋势使得芯片厂商在开发新芯片时,将会面对很多新的挑战:汽车电子系统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例如汽车的使用期较长,工作的温度范围很宽;还有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甚至机械性能等问题是需要解决。 在芯片产品的整体成本承受很大的压力条件下,技术上还需要像军品那样一定要符合严格的要求。出厂的汽车必须安全可靠,能长时间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才可使用户得到满足的要求。此外

  11月3日,“2020年度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暨评选颁奖盛典”在深圳举办,历时4个月的“2020 硬核中国芯”评选结果隆重揭晓。 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获得 “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IC设计企业”重磅奖项。同时,国内首款高集成、三合一主控 MCU (BF5823AM48)产品也以集成、高效、低功耗等优势一举获得“2020年度最佳国产MCU产品奖”。 “2020 硬核中国芯”评选活动获得近150家半导体企业积极参评,评选期间共计40万电子工程师、近40位业内专家评委参与评分,评选出2020年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芯片企业和产品。 种种殊荣的获得并不是偶然,这离不开比亚迪在半导体领域的破局、深耕和创新。自2003年比亚迪半导体成立以

  我们日常生活中,在外力操纵的车窗里常用电机 驱动 系统。而电机驱动系统有两种形式,即铰节式连杆传动机构和拉索式传动机构。而在一辆车上到底选用哪种传动机构,除了另外的一些准则以外,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取决于车门内可供使用的安装空间。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铰节式连杆传动机构(齿轮式升降机构),当驱动电机通过小齿轮驱动与铰节式连杆传动机构相啮合的扇形齿轮。这种传动机构可以正、反向工作。另外一个拉索式传动机构(拉索式升降机机构)则是驱动电机通过拉索鼓轮驱动拉索升降机构。 1、电机 2、齿轮臂 3、导向板 4、从动臂 5、玻璃安装板 车窗驱动电机:在车门内的空间里只能采用扁平式电机。减速

  技术:车窗/天窗驱动原理解析 /

  汽车制造商对于价格是非常敏感的。电子设备所占的成本应当尽可能少。甚至有人开玩笑称,汽车开发工程师对他们所采用的每个额外的比特,都需要有管理人员的书面许可。尽管出于价格原因,许多ECU仍以8位微控制器为基础,实际上还不是特别糟糕。ECU过去往往用于实现某一特定功能,因而,有必要借助CAN网络链接一些8位ECU。然而,这样的一种情况已发生了变化,尤其在传动系统中,ECU目前以16位微控制器为基础。但还要进一步的改进:更多的应用、更标准化的界面以及更强大的运算能力在此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ECU的数量将减少,以便使系统的复杂性得到控制。 例如,宝马5系列整合了多达95个ECU,每个ECU包含至少一个微控制器。利用一体化程度

  无人驾驶汽车要来了,比你想象中的快。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到达?又要如何到达呢? 外媒Recode在采访了诸多无人驾驶行业从业者之后,列出了一张自动驾驶变革展望地图。今天,小编给大家解读一下这张地图。相信我们大家看完之后,对无人驾驶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016年 今天,我们可在特斯拉和其他一些能够解放司机双手的无人驾驶汽车中,窥见目前最先进的半无人驾驶功技术。这些无人驾驶汽车使用一系列传感器、摄像头,能轻松实现自动行驶、自动泊车、自动刹车等功能。 而这种技术最好的载体便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卡车。Peloton和NXP等公司现在正在测试无人驾驶卡车车队,让车与车之间进行自动交流,一辆“领头”卡车带领着

  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巨大拐点或将在2017下半年到来,如何预见形势,做好应对,是企业现阶段最要紧的任务。引发拐点到来的三大因素:标准和管理政策的出台、行业的竞争升级加剧、微型高速电动汽车的下压趋势明显。 标准和管理政策,是外部横向作用力,直接打断正常发展进程,催动行业的转向加速;高速电动汽车下压和行业自身竞争加剧,是纵向作用力,从上下两端做挤压,促使行业向内练功、深度发展。上期周报,对横向因素进行了分析,详见:“研究周报 低速电动车行业拐点即至,业内厂家何去何从?”。 本期分析纵向因素引发的变化,并提出可行的突破方向。 一、微型高速车径向挤压带来的变化 高速电动汽车的产品平台可大致分为低成本型、舒适型、高性能型、

  2007年4月25日至27日,株式会社瑞萨科技参加了在上海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产品与技术展览会(AES 2007)暨汽车电子高层论坛,并为配合此次展会,于4月25日,举办了专门面向媒体的瑞萨“芯思想,芯动力”技术交流会。展会上,瑞萨详细阐述了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包括一个题为“半导体平台的技术创新”的主题演讲和三个技术演讲:“动力系MCU”、“车载网络系统”和“车载信息系统的关键器件解决方案”;同时展出了包括FlexRay、仪表盘、车身控制器、汽车导航SoC、SH-Navi2V、SH-MobileR、SH-2A数字汽车音频系统在内的控制管理系统和车载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最新技术及产品应用实例。 2006年,全世界汽车市场规

  硬件设计.pdf

  实时系统的建模与评价.pdf

  【电路】汽车电子点火电路 (Electronic car ignition)

  ADI世健工业嘉年华——深度体验:ADI伺服电机控制方案

  解锁【W5500-EVB-Pico】,探秘以太网底层,得捷电子Follow me第4期来袭!

  龙芯中科宣布从芯联芯 MIPS 技术许可官司大战中获胜,获赔仲裁费用至多 4147.66 万元人民币

  1 月 17 日消息,龙芯中科与芯联芯之间持续了近三年之久的MIPS技术许可合同纠纷大战日前迎来结局 龙芯大获全胜。IT之家注意到,龙 ...

  有人说,2023年是经济下行的一年有人说,20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也有人说,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于米尔来说2023年是砥砺奋进的一年这一年 ...

  Ceva 联同汽车和边缘AI领域全新合作伙伴, 扩展业界领先 NPU IP 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Visionary ai公司用于增强相机应用的神经网络软件 ISP 和 ENOT ai公司神经网络优化工具及人工智能辅助工具现可用于 Ceva 的 NeuPro-M ...

  瑞萨推出带有增强外设的RZ/G3S 64位微处理器, 应用于物联网边缘和网关设备

  新产品具有低至10µW的超低待机功耗和Linux快速启动功能2024 年 1 月 16 日,中国北京讯 - 全球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今日宣 ...

  网络视频传输协议有哪些,RTSP/RTMP/SRT/RTP之间特点下面详细的介绍:RTP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是 ...

  CPS16-NC00A10-SNCCWTWF-AI0RBVAR-W1039-S

  一汽(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雷达感知领域经理王宇:智能驾驶中雷达感知应用及挑战

  《CoolSiC英飞凌最佳的伺服驱动解决方案》白皮书下载

  推陈出“芯“——TI 带你领略智能手机黑科技在线直播 预报名+看直播 好礼让你嗨翻全场!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

上一篇: 新能源汽车安全吗 下一篇: 荣威i5发动机冷车启动异响是什么原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