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白宫2月7日消息,美国与日本领导人在白宫举行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内容有:加强双边防务合作。美国将动用包括核能力的手段保卫日本,并在边野古地区逐步实施日美军重组。在空天技术、载人航天、等领域加强合作,一起发展国防工业能力;提升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水平。在人工智能、
据欧盟2月5日消息,欧盟启动新的海关行动,加强安全与可持续贸易,解决由“非欧盟在线零售商”和“市场托管的非欧盟贸易商”进口低价值商品引起的安全风险。本次欧盟推出安全和可持续电子商务的政策工具箱,例如:海关改革,将增加数据共享和风险评估等控制的功能,删除低价值包裹税款;进口商品针对性措施,开展产品安全扫描,处罚应反映系统不合规的案件;使用数字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通过数字产品护照和新的AI工具来促进电子商务格局的监督。
美国人工智能公司Hugging Face发布全球首个机器人基础模型Pi0,可将自然语言指令转换为物理动作
据VENTUREBEAT网2月6日消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Hugging Face发布首个机器人基础模型Pi0,可将自然语言指令转换为物理动作。该模型基于来自七个不同机器人平台和68项独特任务的数据来进行训练,并采用流匹配技术生成平滑的动作轨迹,不仅使模型可处理多种复杂任务,还确保了动作执行的高精度,为实际环境部署的提供较为可靠保障。该模型的问世开创了机器人任务学习和执行的新范式。
美国综合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发布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框架,可明显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精确度
据新浪财经网2月6日消息,美国综合量子计算公司Quantinuum发布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框架,可明显提升人工智能模型的精确度。该框架使用H2量子计算机生成的数据训练AI系统,利用量子计算的独特性探索远超经典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复杂性,使其能够解决经典计算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据悉,该框架可在化学药物开发、金融市场精准预测建模以及全球物流和供应链实时优化等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应用。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2月7日消息,美国英特尔公司与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AIST)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量子计算机。此项合作将在由英特尔研发的包含12个硅自旋量子比特的量子芯片Tunnel Falls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新的材料及其实施技术、改进大规模量子计算机的制冷技术和低温电子学中的量子比特控制,最终开发一台拥有数万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据悉,此项合作预计将对制药、金融、公用事业和商业物流等行业带来非常大益处。
据DeepTech深科技2月7日消息,美国塔夫茨大学团队造出实验室细胞培养牙齿,具有天然牙齿的关键特性。研究人员培养了猪和人类牙齿细胞的混合物,并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放置几周后,植入六只迷你猪的颌骨之中,在迷你猪的口腔里培养出了“类人牙齿”,意味着在实验室里有望培养出功能齐全的、能够生长的人类牙齿,且这些牙齿可与人的牙龈和下巴结合。
据NIU新闻室2月5日消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60万美元研究经费,旨在,创建首个双向发送和接收信息的脑脑接口系统。该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脑机接口部分,利用脑成像技术读取大脑活动,二是计算机脑机接口部分,利用脑刺激技术将大脑活动发送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使第二个人的大脑可以直接处理信息,而无需文字、声音或手势。
据美国能源部2月5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新任部长克里斯·赖特签署部长令,指示能源部根据特朗普总统的行政命令立即采取行动,“开启美国能源主导地位的黄金时代”。美国能源部将采取9项初步行动,包括:(1)推进能源增加,而不是减少;(2)释放美国能源创新;(3)恢复液化天然气出口的正常秩序;(4)促进家用电器的可负担性和消费的人选择;(5)补充战略石油储备;(6)实现美国核武库现代化;(7)释放美国商业核电潜力;(8)加强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9)简化许可程序,识别美国能源的不当负担。
据中国科协航空发动机产学联合体2月7日消息,英国民航局(CAA)启动第二轮氢挑战计划以促进行业合作,推动航空运输部门采用氢推进系统。这一轮计划预计将扩大现有研发工作和运行测试范围,将涵盖涉及公司和学术机构的四个工作领域,包括:结合基于燃料电池的氢推进系统和遥控操作的新飞机设计;机场基础设施的改进,燃料储存和运输供应;氢燃料的新科学研究;一系列的飞行测试、安全评估和验证,从而改进操作性能和应对监管挑战。一些项目包括:Swift Aircraft正在探索氢燃料在新一代教练机中的应用,QDot Technology正在开发远程、高载荷无人侦察机,用于后勤、监控和海上能源安装支持等应用;罗罗公司正在通过与低成本航空公司EasyJet的合作,开发能够正常的使用氢燃料的发动机等。
据Greensea IQ网站2月5日消息,美国Greensea IQ公司获得一份价值563万美元的合同,将为美海军陆战队的“濒海爆炸物清除”(LEON)项目提供定制的Bayonet 250型两栖水下地面车。据了解,Bayonet 250专为浅水和冲浪区操作而设计,能够自主清除水雷和爆炸物威胁,以实现更安全、有效的爆炸物处理操作,支持美海军陆战队的现代化工作。
据国防邮报网2月7日消息,美国海军投资多个项目,以支持其濒海战斗舰反水雷能力(LCS MCM)的开发。该项目将生产一种模块化无人水面艇,可以集成有效载荷投送系统执行扫雷、猎雷和水雷处理任务。其中,美国柏林格船厂(Bollinger Shipyards)获得770万美元合同,将供应很多材料,增强自动船舶的实时操作能力。美国雷神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获得1830万美元合同,用来生产5套“猎雷载荷投送系统”(MH PDS),将于2026年交付。美国德事隆系统公司(Textron Systems)获得1210万美元合同,生产四套“扫雷载荷投送系统”(MS PDS),将于2027年初交付。
据广海局2月6日消息,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NIOZ)获得荷兰科学研究机构基金会(NWO-I)战略创新基金289万欧元资助,将建立海洋机器人中心。该中心拟致力于开发海洋机器人创新技术,研发水下滑翔机、自主水下航行器(AUV)、遥控潜水器(ROV)和无螺旋桨水上无人机(USV)等,并将这些设备集成到荷兰最先进的科考船中,形成专门研究海洋过程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创新项目体系。荷兰国家海洋设施部门(NMF)将为该计划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以保障基础设施完备,并引入所需的专业知识。
据广海局2月6日消息,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计划投资11.85亿欧元,建造新一代极地破冰科考船“极星II”号(RV Polarstern II),预计2030年交付使用。该船设计长160 米,宽27米,配备直升机、无人机和6000米级冰下钻探机器人,以满足多学科研究需求。相较于德国现役“极星”号,“极星II”号将大幅度的提高破冰能力,达PC2级,每年能在极端环境下工作超300天,并采用绿色甲醇推进系统等环保技术以减少碳排放。
据TheDefenseNews网站2月7日消息,美空军运营测试和评估局长办公室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年度报告中表示,美空军最新型F-35“技术更新”-3(TR3)型战机有关技术升级和系统迭代等系列关键测试计划将于2026年中期启动。截至2025年1月,洛马公司已向美空军交付100余架F-35 TR3战机,支持作战人员进行战斗训练和操作飞行等任务。据悉,F-35 TR3主要是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升级优化,包括显示器、计算系统算力和解决能力等。
美陆军授予Aerovironment公司价值2.88亿美元合同,用于扩大生产“弹簧刀”自杀式无人机
据纳斯达克网站2月5日消息,美陆军授予Aerovironment公司一份价值2.88亿美元的合同,用于扩大生产“弹簧刀”自杀式无人机。根据合同,该公司将生产交付2型“弹簧刀”无人机:一是“弹簧刀”-300,重2.5千克,航时15分钟,射程10千米,支持单兵发射,采用光电/红外制导系统和基于GPS的“光标对目标”攻击方式,可在飞行时中止攻击,用于打击轻型目标;二是“弹簧刀”-600,航时40分钟,射程40千米,可替代传统反坦克导弹用于打击装甲车和设防目标。
据spacenews网站2月7日消息,由两党参议员组成的小组重新提出了一项法案,拟授权太空商务办公室(Office of Space Commerce)建立太空交通协调系统。法案指出,太空交通协调系统可提供免费的公共数据库和联合数据消息。议员称,法案将防止在近地轨道上发生危险且代价高昂的意外碰撞,并改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渠道,以帮助推动美国进入太空探索的下一阶段。
印度第二颗第二代印度星座导航卫星NVS-02发射升空,升轨失败或将再入烧毁
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网站2月6日消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于1月28日使用GSLV-F15火箭发射NVS-02导航卫星。发射入轨后,NVS-02卫星因氧化剂阀门故障导致没办法按计划完成升轨任务,恐将再入大气层烧毁。据悉,NVS-02是印度第二代导航星座(NavlC)的第2颗卫星,重2250千克,可为印度及其周边1500千米范围内地区提供精确实时导航,定位误差精度为20米。
NASA推出新型基于3D打印的高性能通信天线,并完成低成本对地数据传输测试
据国防科技要闻2月7日消息,NASA推出一种基于3D打印的高性能通信天线,并使用气象气球进行了飞行测试,演示了以低成本方式向地球传输数据的能力。测试期间,研究人员将天线万米高空的气象气球上,利用近空间网络中继系统在不同角度和高度测试了该天线收发数据的能力。测试表明,3D打印通信天线能够很好的满足任务需求,并具备快速制造与应用、高效益比等优势。据悉,该通信天线由Fortify公司使用复合材料3D打印机制造,主要是采用低电阻、可调、陶瓷填充聚合物材料,在电磁消声室中完成组装。
澳大利亚Fleet Space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资助开发重力感应能力,用于月球和火星资源探索
据2月5日消息,澳大利亚太空探索公司 Fleet Space Technologies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的供应链补助,用于开发先进的重力感应能力,加速月球和火星的现场资源探索。Fleet Space将开发外星MEMS重力传感器,以实现行星表面的可扩展重力场测绘——这是评估底层地质构造和地下成分密度的重要能力。该公司未来几年可能会执行月球和火星任务,这笔拨款将有利于快速评估地下结构,优化着陆点选择、探测车导航、基础设施规划,并加强潜在资源评估。
英国Weardale Lithium公司将建设最大的锂提取工厂,目标产量每年1万吨碳酸锂
据 2月5日消息,英国Weardale Lithium公司已获得英国政府的批准,将在东北地区建造一座顶级规模的锂提取工厂。该工厂采用集成的直接锂提取(DLE)和碳化工艺,现场生产电池级碳酸锂。DLE是一种低影响、低碳、低耗水的锂提取方法,将在可行的情况下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该工厂或将使用地热地下水或盐水作为的锂源,目标产量将达到每年至少10000吨电池级碳酸锂。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利用毛细作用生成图案,在多材料3D打印方面取得了突破
据Tech Xplore 2月6日消息,美国能源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研究人员利用毛细作用实现选择性引导流体材料生成图案,在多材料3D打印方面取得了突破。多材料3D打印常常要复杂的设置或专用设备,并且可用材料有限。研究人员专注于细胞流体技术,细胞流体细胞是毫米大小的3D打印结构,由于毛细作用,它可以容纳和流动开放空间中的液体和气体而不会泄漏。在这种规模下,毛细作用通过表面张力、粘附力和内聚力的组合使流体在开放空间中逆重力流动。研究人员利用细胞流体学设计了单元细胞(晶格结构的构建块),这些单元细胞能够限制液体材料并控制其流动方向。他们打印了一个晶格支架来确定形状,然后将定向单元细胞排列成图案,这样填充的液体材料就只能以预设的方式流动,从而形成了一种开放式3D模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期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