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浪潮下车企智能化战略与电子电气架构的进阶之路_媒体报道_江南app(中国)官方网站最新APP下载
智驾平权浪潮下车企智能化战略与电子电气架构的进阶之路
发布日期:2025-04-13 20:13:52 作者: 媒体报道

  在汽车行业迈向智能化的进程中,“软件定义汽车”已从理念逐步转化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进入2025年,随着智驾平权时代的全面开启,各大车企纷纷发布新战略,在智能化赛道展开激烈角逐,而这背后,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成为了关键支撑,带动着整个产业链飞速发展。

  2025年被业界视为L3级无人驾驶的商用元年,工信部有望发布L3相关认证,这一信号极大地激发了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热情。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提出“智驾平权”理念,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覆盖21款不同售价区间车型,让更多花钱的人可以享受到先进智驾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安全,加速智驾技术的普及,迫使其他车企调整智驾技术落地节奏。吉利不甘落后,3月3日正式对外发布统一的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这是吉利通过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AI技术形成的统一智能出行方案,将分为5个不同层级覆盖全系不同价位车型,不仅要实现智驾平权,更要实现安全平权,坚持以安全为底线推动智能驾驶发展。奇瑞也高调宣布3月18日举办智能之夜发布猎鹰智驾,届时奇瑞全系子品牌无论油车、电车都将搭载,从官方放出的演示细节来看,该智驾系统能识别交警手势、潮汐车道,读懂路面文字和LED屏文字等,智能化水平令人期待。

  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同样动作频频。2025年2月27日,长安举办“北斗天枢2.0计划暨长安启源数智晚及Q07亮相品鉴”,进一步深化智能化战略布局。按照规划,长安将在未来5年投入超200亿元、十年累计投入1000亿元用于研发技术。在智能驾驶方面,计划2025年底启动新一代飞行汽车试飞,其首款飞行汽车将搭载8个悬臂、16个旋翼,支持垂直起降,最大航程达30公里,最高时速130公里/小时,并集成AI无人驾驶功能;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无人驾驶,如高速领航、城市拥堵辅助等功能,2028年升级至L4级完全脱手脱眼场景。并且在2025年8月将推出10万元级搭载激光雷达车型,首发极黑环境避撞功能,AEB(自动紧急制动)响应速度提升至135km/h,打破高阶智驾“高价壁垒”,推动智驾平权。此外,长安还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智能低碳出行生态”的关键一环,计划2028年实现量产,并投入超500亿元布局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产品,应用场景覆盖制造端和服务端。

  东风汽车在智能化“下半场”提前布局、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在2月23日的中国车谷·武汉造汽车品牌全球发布会上,展示了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东风猛士、东风岚图相继发布2025年品牌上新计划,其中东风岚图已宣布2025年all in智能化,今年将推出4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车型,高阶智驾覆盖全系车型。近年来,东风推出业界首款高规格MCU芯片——DF30,以鲲鹏智驾系统为代表的智能驾驶产品已全方面进入L2.9级,开发出适应复杂路况条件的“端到端无人驾驶”技术,牵头开发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赋能智驾,已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的接入工作,让汽车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理解需求”。

  在智能座舱与操作系统方面,各大车企同样积极探索。宝马在2025年国际消费类电子科技类产品展览会(CES)上展出了BMW首创全景iDrive和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专为新世代车型打造,计划2025年底率先应用;本田展示自研全新操作系统;smart品牌展示精灵#5的智能驾驶系统和座舱技术最新研发成果;长城汽车带来新一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OS3以及升级版智能驾驶系统CoffeePilotUltra。

  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不再仅仅是机械产品,硬件与软件分工越发清晰,共同构建起高度智能化的移动终端。电子电气架构(EEA)作为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核心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它集成了汽车电子电气系统原理设计、中央电器盒设计、连接器设计等关键要素,将各类传感器、处理器、线束连接电子电气分配系统和软硬件结合在一起,实现整车的功能运算、动力以及能量的分配。

  从架构演进来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向多域融合乃至中央计算式架构发展。早期的分布式架构中,功能的传感、控制、执行部分分散在各个独立控制器(ECU),一个ECU实现一个基本功能,车上众多功能需要几十种ECU控制,通过CAN和LIN总线连接。但随着无人驾驶以及智能座舱的普及,分布式架构在算力、通信、成本和安全性等方面面临挑战。于是域集中式架构应运而生,将整车分为动力总成、底盘控制、车身控制、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主要域,每个域有高性能ECU负责处理域内功能和转发,域内使用低速主线,域间通过高速主线或车载以太网互联。例如无人驾驶域控制器的出现,让过去需要多个独立ECU实现的ADAS系统功能得以集中控制,大幅度的提升了底盘的集中度和功能集成度。目前,许多车企正在尝试跨域融合,形成了按功能融合(如整车控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三域架构)和按位置融合(如左车身域、右车身域划分)两种主流方案。未来,电子电气架构还将朝着中央计算式架构发展,逐步提升算力和功能协同效率。

  长安汽车在电子电气架构上不断革新,其SDA智能化技术架构分为六层,包括机械层、能量层、电子电气架构层、操作系统层、智能应用层、端云一体数据层。打造了“中央+环网”电子电器架构,系统时间同步精度≤1us,还将搭载国内首个自主设计舱驾一体的“UniBrain超脑中央计算平台”,打通人、车、家三个入口,打造1+3+X的汽车硬件生态平台,整车全生命周期软硬件可持续迭代、升级,满足各类用户不同阶段用车场景的需求。并且全车OTA的时间缩短到3分钟以内,并支持远程优化智能控制器,通信速率相比当前长安的车型提高2000倍。

  东风旗下的岚图追光搭载了最新自主研发的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东风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架构具有高效中枢、敏捷系统、智能互联、开发共创四大优势,将算力集中到一个中央大脑,形成以硬件平台、服务化软件平台、网联云平台、开发者平台为体系的智能“神经”网络,为车辆硬/软件升级提供无限可能,能够提升整车操控流畅性的同时,具备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硬件升级进化能力,还开放了丰富的软件接口,使车辆真正成为生活中的第四终端。

  在智驾平权的大背景下,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模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一种基于集成与解耦的全新分工方式逐渐兴起。博世、德赛西威、均胜、华鑫信息等业界知名电子电气架构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这一变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博世作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巨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为车企提供全面且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其研发的域控制器整合了强大的算力与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精准地协调车辆各个系统的运作。例如在底盘控制域,博世的域控制器可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况信息,实时调整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提升车辆操控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智能驾驶域,与多种传感器配合,实现对复杂路况的精确感知和快速决策。

  德赛西威专注汽车电子领域,其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集成高清屏、多模态交互系统与强大运算核心,借智能语音、手势控制打造沉浸驾乘体验;传感器与控制器组合实现L2+级无人驾驶,为车企提供一站式方案。展望未来,德赛西威布局半导体制造,规划开发智能轿车、无人驾驶、物联网领域高端芯片,深入定制显示驱动与图形处理芯片提升座舱交互体验,加大AI计算芯片研发投入,实现无人驾驶精准决策,引领汽车智能化变革。

  均胜电子则在汽车安全和智能驾驶领域发力,其开发的电子电气部件大范围的应用于车身控制、安全气囊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均胜的车身控制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能够适配多种车型,实现对车辆灯光、门锁、车窗等部件的智能化控制;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提供高精度的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与自研的算法相结合,为车辆提供较为可靠的环境感知和预警功能。

  华鑫信息深耕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领域,凭借深厚技术实力与丰富经验,长期和众多国内车厂密切合作。基于对车企技术、战略以及实际的需求的精准理解,华鑫信息打造出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域控制器平台,该平台兼容性与扩展性出色,能无缝对接现有架构,满足未来技术升级的多样需求。华鑫信息助力车企优化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同时,深度定制座舱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相关处理器,打造高性能车载域控平台,有效提升整车硬件标准化和平台化程度,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增添强大动力。

  在软件层面,各车厂纷纷加大自研力度,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比亚迪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开发了一套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辆控制的全栈软件体系,实现了对车辆核心功能的自主掌控。吉利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深层次地融合了智能语音交互、导航、娱乐等功能,为用户所带来个性化的体验。

  同时,小马智行、momenta等专业软件供应商也在智能驾驶算法领域大放异彩。小马智行凭借先进的无人驾驶算法,在复杂城市道路场景下展现出卓越的行驶能力,其技术已应用于多个车企的智能驾驶项目中,帮助车辆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momenta则专注于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驾驶研发技术,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和优化算法,提升车辆对各种路况和场景的识别与应对能力,为车企提供高精度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这种硬件平台化、标准化与软件智能化的协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深度合作。车企专注于整车的设计、集成和品牌建设,而供应商则凭借专业方面技术优势,为车企提供高质量的硬件产品和软件算法。双方通过紧密协作,一同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在智驾平权时代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更多优质、智能的汽车产品。

  智驾平权时代,车企智能化战略的实施依赖于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而这又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在芯片、软件、零部件等环节的协同创新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未来,随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汽车智能化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为人类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一篇: 汽车知识全面科普:从构造到未来趋势 下一篇: ES300L2辅佐驾驭教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