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497辆,同比下降53%。其中,氢燃料电池客车销量为1351辆,同比增长15%;氢燃料电池专用车销量为146辆,同比下降93%。
从城市分布来看,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主要分布在广州、佛山、张家口、潍坊、成都、北京、大同、嘉兴、淄博、荆门,这10个城市合计销量为1285辆,占整体的85.84%。
这10个城市有怎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规划?又有哪些燃料电池企业已经在这些城市展开布局,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2020年7月,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30)》。广州市将氢能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预计未来10年将打造成产值达千亿级的新兴起的产业。同时,从规划布局上着力打造“一核、一枢纽、三基地”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黄埔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南沙氢能产业枢纽、番禺乘用车制造及分布式发电研发基地、从化商用车生产基地和白云专用车生产基地。
广州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目标也非常明确:到2022年,环卫领域新增、更换车辆中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10%;公交、物流、工程服务、仓储、港口等领域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不低于3000辆;燃料电池乘用车在公务用车、出租车等领域示范应用达到百辆级规模。
到2025年,公交、环卫领域燃料电池汽车占比不低于30%,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千辆级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到2030年,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分布式能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装机量累计5万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领域的装机量累计超过10万套。
目前广州拥有鸿基创能、雄韬氢恒、氢电中科、中林国际等氢能和燃料电池环节的创新企业,广汽集团、开沃汽车等整车企业,同时包含了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能源研究所、广东材料所、广东电力设计院、广东工业大学等研究机构。
其中,雄韬氢恒由穗恒运A、深圳市氢雄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两大股东分别占股27.5%、72.5%,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氢燃料电池电堆与发动机系统。2020年在广州率先投运的15台10.5米氢能公交的燃料电池系统就是由雄韬氢恒所提供。
广州市巨大的燃料电池市场“蛋糕”还吸引了国际企业前来角逐。2021年1月15日,现代汽车宣布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2018年底,佛山市成立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这样的统筹力度在该市前所未有。也是这一年,佛山首次制定市级层面的氢能专项规划——《佛山市氢能源产业规划(2018-2030年)》。该规划提出在空间布局、氢源保障、示范推广等方面做系统谋划,力争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佛山新兴起的产业的重要支柱。
经过几年发展,佛山成为全国氢能发展城市“名片”。截至目前,佛山形成了位于南海的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位于高明的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位于云浮的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同时佛山顺德区、三水区及禅城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也都已经展开。
具体来看,南海区已形成了氢能产业基地集群,其中上海重塑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爱德曼、广顺新能源等超20家氢能企业均落户于此,成为佛山名副其实的氢能产业增长引擎。
佛山云浮氢能产业基地方面,这是佛山与云浮两市共建项目,引进培育氢能产业链标志性企业,比如从事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的国鸿氢能和上海重塑、从事氢能公交车和物流车整车生产的飞驰汽车、从事氢气制/运/加注及平台建设的广东联悦、从事氢能汽车推广运营及平台建设的国能联盛、从事氢能产业投融资的南粤基金集团等。
高明区方面,从高明区出台的氢能产业布局规划来看,该区正准备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以及国内外氢能源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等契机,依托中车四方现代有轨电车、广东泰极动力科技、国联氢能等涉氢项目,整合新能源汽车、机械加工、新材料等产业资源,逐步构建完善氢能源制-储-运-加-用产业链条,重点推进实施覆盖佛山全市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整车、涉氢装备制造等项目,将高明区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氢能源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和“氢能源空港示范区”。
2019年6月,《氢能张家口建设规划(2019—2035年)》发布;张家口市还同步制定了《氢能张家口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张家口市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两个配套专件。
2020年3月,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张家口氢能保障供应体系一期工程建设实施方案》规定,冬奥会期间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达到2000辆,建成加氢站16座;同样在3月,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2020年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列入清单的43个重点项目中,有21个在张家口市展开,总投资额约63.89亿元,大多规划在2020年-2021年建成。
作为京津冀氢能产业集群的重要城市之一,张家口依托丰富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优势,紧抓2022冬奥会这一历史机遇,正在全面布局氢能产业。目前,张家口氢能产业已初具规模,上下游配套产业正在加速聚集,先后引进了亿华通氢燃料电池、海珀尔制氢厂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构建集生产、制造、研发、储运、应用、消费等于一体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条,慢慢的变成了国内氢能生态建设最完善的城市之一。
亿华通是张家口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张家口全市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达245辆,位居全国前列。这24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由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上海申龙客车和吉利提供,燃料电池系统由亿华通提供。
2020年12月14日,张家口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购置第二批公交车项目中标公告,四个标段共计14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由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吉利四川商用车、北汽福田四家公司分享,中标总价4.13亿元。这14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燃料电池系统也全部由亿华通提供。
2019年5月,潍坊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关于做好全市汽车加氢站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的意见》;2019年年底,潍坊市出台了《潍坊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产业聚集区、建设低成本氢气供应体系、布局及建设加氢站、加强示范推广、建设研发平台及标准体系等六项重点任务,确定建设研发制造基地、氢能供给、氢能装备产业、加氢基础设施、氢燃料电池物流园等六项重点工程;2020年3月,潍坊市又出台了《潍坊市促进加氢站建设及运营扶持办法》,激发各类社会资本来潍坊投资。
当地代表性企业是潍柴动力。目前潍柴动力是全球氢燃料电池领军企业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是全球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导者英国锡里斯动力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研发资源丰富,并逐步掌握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2020年上半年,公司建成两万套级产能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电堆生产线,并在潍坊、济南、聊城三地推广22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开通10条氢燃料公交专线月成都市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成都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3年)》,到2023年,成都全市在客车、物流车、环卫车、出租车、公务车、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以上。
紧接着10月11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科学技术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联合印发成都市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全文共20条,最重要的包含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购置补贴、对加氢站给予建设和运营补贴、对创新企业及重大科研项目给予补贴等内容。该政策给予补贴力度大,落实到各个部门执行,是推动上述氢能规划落地的重要举措。为了完善当地氢能产业的基础设施,成都还将在2020-2022年以龙泉驿区和郫都区“一城一都”为重点,同时在金堂、青白江、双流区推进试点探索,建设加氢站15座以上;1条氢能源新型轨道;1个氢燃料发动机研究中心等。2021年1月消息,成都已经将发展氢能产业纳入”十四五”,预计成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迈入发展新阶段。
目前成都有两家知名燃料电池企业争夺市场订单,一是成都本地企业东方氢能,研发积累较深,并在成都地区“纵横捭阖”产业链,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国内氢能领域总实力首屈一指的产业先行者亿华通,其资源背景雄厚、技术实力突出,深耕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与产业化。目前东方氢能的燃料电池产品累计投放100台示范公交车,在四川成都郫都区展开示范运营;2019年7月,亿华通配套中植一客20辆氢燃料电池客车正式交付龙泉驿区。
2020年9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大兴作为北京南部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立足“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区为目标,建设国际标准、世界一流的氢能示范区。
《规划》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北京作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重镇”,已经聚集了北京亿华通、北京氢璞创能、北京新研等知名燃料电池企业。2020年6月,丰田汽车、亿华通、北汽、一汽、东风及广汽等六家企业在北京亦庄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主体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丰田汽车是其第一大股东,占股65%。
2020年9月,大同市印发《大同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文件。通知明白准确地提出,将通过对大同市资源禀赋、氢能产业的基础优势和涉氢企业现状的分析,准确找到大同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大同市氢能产业制定适合的发展路线,推动大同市从“煤都”向“氢都”转变。
在下游用氢方面,大同市汇集了雄韬氢雄、新研氢能、重塑科技、中车集团、陕汽等具备氢能技术优势的企业。中车集团大同机车厂和陕汽新能源重卡研发基地,均发力大功率车辆氢燃料电池及车辆生产。其中雄韬氢雄配套的氢燃料电池公交已在大同投入示范运营,新研氢能配套的氢燃料电池公交也已经交付大同。
2019年1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汽车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明白准确地提出了加快培育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支持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系统集我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加快研制燃料电池汽车。鼓励嘉兴利用石化装置产氢气等资源,加快建设加氢站试点,成熟后向全省逐步推广。加快推广应燃料电池汽车,优先在城市公交、物流运输等领域开展示范运营,在嘉兴等有条件的地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
紧接着2月,嘉兴嘉善县发布《嘉善县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加快推进嘉善县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目前,嘉善典型的燃料电池企业是爱德曼,还有质子交换膜供应商浙江汉丞。2020年9月8日,美锦能源嘉兴氢能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开工。美锦能源嘉兴氢能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此次开建的一期项目为美锦国鸿(浙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氢动力总成生产项目,总投资23亿元。美锦能源嘉兴氢能科技产业园以美锦能源的氢能产业优势为基础,利用嘉兴港区丰富的氢能资源,建设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及氢燃料商用车整车生产项目。
2020年6月,《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出台。山东将通过10年左右努力,实现“三步走”,建成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同时着力“构筑两大高地、布局两大集群、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对济南、青岛、潍坊、淄博、聊城、济宁等城市在氢能源方面的发展做出规划和布局。
目前淄博市还未出台正式的氢能规划文件。淄博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宋振波在2020年9月举行的一次氢能会议上指出,近年来,淄博市委、市政府把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超前谋划,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着力点重点打造,逐渐完备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全力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在中游层面,东岳集团即将与亿华通合作共建氢能产业园,形成从燃料电池电控到燃料电池系统、电堆以及核心部件(膜电极、双极板)的一体化产研结合体系,打造自主可控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下游层面,吉利汽车年产15万辆新能源高端商用车项目落户淄博,下一步将与东岳集团、亿华通联合,在淄博形成从燃料电池膜到发动机、再到氢燃料汽车整车制造的完整氢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
淄博市已购置1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下一步,该市将不断拓展氢燃料汽车应用领域,重点支持氢燃料轻卡、重卡物流车以及环卫园林渣土车等城市专用车,积极探索融资租赁等商业运营模式,形成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让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成为淄博的绿色发展新名片。
目前荆门市还未出台正式的氢能规划文件,但已购置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20年11月,武汉雄韬氢雄联合厦门金龙生产的8.5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调试完毕,正式交付给荆门市京山公交公司。
此批3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将成为湖北省最大规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运营项目。以此为契机,荆门市京山市将在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运营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正值武汉市联合湖北省内部分城市申报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关键阶段,预计此次氢燃料电池公交交付将对氢能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来自21日在京开幕的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的消息,截至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共计2508辆燃料电池汽车完成上牌。示范车辆车均累计行驶里程2.67万公里,车均累计用氢行驶里程2.32万公里。2021年8月,京津冀、上海、广东城市群纳入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示范期四年。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30日,河南工信厅公布了政协委员“关于加快郑州城市群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的提案”的答复。豫工信办案〔2023〕33号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310513号提案的答复陈文红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快郑州城市群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应用的提案”收悉。经与省财政厅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14日亿华通发布业绩预警公告。上半年亿华通归母净亏损较去年同期6000万元增加约30%(即约7800万元)。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公司表示主要是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约40%所致。据亿华通披露,业绩减少主要可归因于燃料电池行业仍处于商业化初期,本集团经营业绩具有一定波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张家口市近日印发《张家口市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将通过车辆示范推广应用带动技术产业化应用,积极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完善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安全高效、成本可控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将张家口打造成为全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2023年上半年,全球的氢能产业持续发展,尤其电解制氢设备环节保持了持续快速地增长趋势,比较之下,另一市场关注的热点环节,即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却呈现“不进反退”现象,氢云链统计,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勉强超过8000辆,同比下降超过10%。一叶知秋,销量数据下滑原因几何?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是否发生
河南郑州加氢站经营需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郑州市汽车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印发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8月8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州市汽车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城镇燃气主管部门负责加氢站监督管理工作,加氢站经营须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本次《办法》的发布,旨在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提供经济、安全稳定的氢源保障,大大降低车用氢能成本,建立健全安全标准及监
快速推进加氢站建设!北京海淀区召开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专题会议
8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召开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专题会议。会议要求提前谋划部署、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加强与运营企业和生产企业沟通协调,逐步提升车辆运力,围绕城市物流配送、企业和事业单位班车通勤,推动区域应用场景落地,积极探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效应和模式创新。
《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出台,确定了当前氢能标准研制的重点,结构和内容更贴近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产业实践,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支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文章来自中国能源报作者:仲蕊张胜杰)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3年8月10日,中汽协发布2023年7月汽车工业经济运作情况,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约为200辆、300辆,环比大幅度地下跌。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5万辆和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6%和31.6%市场占有率达到32.7%。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9.1万辆和452.6万辆,同比分别
9月27日下午,无锡惠山经开区喜迎重磅项目落地,长三角氢能谷项目成功签约。项目总投资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2亿元,对无锡精科汽车配件有限公司192亩未开发地块来投资建设,用地面积近200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项目将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氢能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用地面积约132亩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海南工信厅印发海南省2023-2025年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及政策解读。文件提出:2023、2024、2025年注册登记的车辆补贴标准分别按车辆对应领域补贴的100%、90%和80%执行。支持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甲醇汽车等新技术试点示范应用,按照示范规模、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首座油氢合建站——平霄路综合能源服务站,自2021年底投运以来,一年多时间,日加氢量由最初50公斤增至目前逾1100公斤,已接近设计最高产能。据公交运营公司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公斤氢气可减少碳排放15公斤,平霄路站的加氢量相当于1500棵树的吸碳量。据了解,在今年6月
荣程集团氢能重卡第二条跨省线日,荣程集团氢能重卡跨省线路启动仪式在荣程商用油氢站举行,往返于天津和河北霸州之间运输线路上的首批运营氢能重卡发车,标志着荣程集团氢能重卡第二条跨省线年以来,荣程集团积极做出响应天津市运输结构调整工作部署,积极打造氢能重卡运输应用场景。2021年8月20日,荣程集团荣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9月18日,辽宁沈阳大东区人民政府发布大东区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文件对氢能的制储运加和科技成果转化都将给予相应补贴。其中在支持多元氢气制取方面,积极发展光伏、风电等零碳制氢项目固投给予最高30%,最多不超过500万元的投资奖励;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9月7日,浙江省制造业高水平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浙江省推动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3-2025年)》。《方案》中明确,重点突破氢能综合交通领域应用。加快重载货车、工程车辆、特种车辆、冷链物流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构建,逐步的提升经济性。以公交车、市
9月14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公示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奖励通过评审的市(州)名单。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支持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川府发〔2020〕16号)精神,组织并且开展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奖励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共计4个市(州)通过专家评审。共计新投入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