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智能驾驶渗透率变化较快,1-6月国内新车搭载智能座舱上险量为139.4万辆,搭载率为13.9%;1-6月国内新车搭载L2级ADAS上险量为154.6万辆,同比增长86.2%,搭载率为15.4%,部分国内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搭载量较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一组数据则显示,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水平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8.8%,到2025年预计可以超过75%,均高于全球市场的装配率水平,预计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2025年将突破1000亿元。
而IHS Markit(埃信华迈)发布《中国无人驾驶市场和未来出行市场展望》报告则表示,未来无人驾驶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2025年L2及以上的新车渗透率至少达到45%,2030年将达到80%以上。
据了解,智能座舱系统的技术框架大致上可以分为五层:硬件层包含传感器、内存、用于人工智能感知的芯片AI SoC、应用处理器 AP(Application Processor)等基本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层包含驱动,通信等基本系统软件;功能软件层则是完成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的层,主要在AI SoC完成感知,在AP完成上层应用;服务层,也即云服务体系,包含语音识别,场景网关等相关服务;支撑层是支撑软件的快速开发工具,也可称为成长平台。
索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Socionext”)近期相继发布新品,不仅在高性能图像显示控制器、IVI算法的核心组件,还是5nm汽车无人驾驶专用的SoC晶片等方面,都推出了相应的系统解决方案。
今年2月,Socionext宣布将为下一代汽车应用推出一款 5nm汽车高性能SoC专用芯片2022年由台积电代工生产;5月份,Socionext开发了代号为SC172x的第四代智能显示控制器,首批样品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上市;在无人驾驶Camera+4D MM Radar+V2X的路线,Socionext也慢慢的开始了技术跟踪。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领先的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Socionext在智能座舱、无人驾驶的系统解决方案上也有自己的坚持。
例如,在智能座舱IVISOC领域,Socionext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方案保持在这块市场的占有率。今年就帮助国内的一个重要客户完成了7nm车规IVI主芯片的设计流片。在ADAS和高阶无人驾驶上面,Socionext通过定制化的方案同时布局了感知部分的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计算决策部分的主算力芯片。在推向市场的自有产品上,Socionext对自己的定位是聚焦在辅助型SOC,与定制化客户是互补的,例如支持仪表和360环视的SC1810系列新产品和负责屏显控制与互联的SC172x系列新产品。另外当业内有评论随着成像毫米波雷达的日渐成熟,激光雷达将有可能会被取代时,Socionext坚持认为成像雷达(包括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的成熟会完善感知功能,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方向。
也正是这种在一个领域长时间坚持耕耘的精神,使得Socionext垫定了如今丰厚的技术积累,也造就了其市场的领头羊。就Socionext近期推出的系列技术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对智能座舱和无人驾驶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中国汽车画报》专访了索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珲。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中国汽车画报》:近日,Socionext 宣布公司下一代智能显示控制器SC172x获得了Inova Semiconductors APIX3授权,预计于2022年第二季度向市场提供样品。众所周知,多屏显示甚至是全景显示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SC172x”将会给汽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该控制器将会有哪些突破性的变革?
刘珲:如您所言,座舱域控制、中央集中控制和多屏显示是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SC172x”系列将会助力这些趋势以便更早的实现此业界共识的目标。对于下一代控制器所具有的突破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针对性的安全机制:比如,SC172x将会具备菊花链功能,使屏幕终端的位置可以布局的更自由,并节省大量的通信线束;对应关键车载信息的极高的可视性要求,控制器内置的区域调光功能能根据环境和显示内容等来动态的提高显示效果,达到清晰准确的把信息传达给司机的要求。这些新功能对于推动未来汽车架构的发展的新趋势是很重要的。
《中国汽车画报》:智能座舱中的远程控制是目前域控制的使用场景下的刚需功能,Socionext推出了智能屏幕显示芯片方案Indigo3,Indigo3相比上一代有哪些革新?在业内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处于领头羊?将为驾舱域控制器中的人机互动系统带来哪些进步?
刘珲:相比于上一代产品,除了加强了一些关键指标,一个重要的革新是Indigo3不再单一绑定一个远程视频传输协议了,这样使产品更有灵活度和生命力, 在不同的传输平台能发挥其实现功能安全的作用,体现真正的价值所在。另外增加了支持VESA DSC压缩视频的功能,以此来支持现在需求慢慢的升高的大屏显示功能。由于Indigo3的高集成度化,以及丰富的功能安全机制,在业内是属于明显领头羊的。它不仅给驾舱域控制器的人机互动系统带来了安全和可靠,也加快了实现域控制器和中央集中控制器架构的落地和成熟。
《中国汽车画报》: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高速期,车内多样化复杂化数据交互需求和趋势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ECU升级到域控制架构或中央控制架构,这给了在这样的领域深耕的Socionext非常的机遇,Socionext有咋样的期望?中国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市场,请谈谈未来中国市场的变化、机遇和展望。
刘珲: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发展对计算的要求慢慢的升高,不管是舱内的人机交互,还是辅助或无人驾驶,计算都无处不在。从最近特斯拉发布的Dojo能够正常的看到未来车端和云端在计算上的闭环。Socionext一直以来在计算芯片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强的,这几年帮助客户交付了许多高集成度的计算芯片,最近在超大算力的无人驾驶芯片和云端训练芯片又都有项目正在实施。所以如你所说,Socionext在这样的领域有非常的机遇。对于中国市场,毫无疑问,是我们最重点布局的市场,竞争也很激励。我们的在中国市场的策略是比较多元化的,简单来讲,就是细分市场上的提供标准产品和主芯片战场上提供定制化产品的一个战略。
《中国汽车画报》:汽车智能座舱领域迭代速度像手机一样快速,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很多研发成果之所以能够迅速落地,作为IVI算法的核心组件,SoC在其中发挥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芯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NXP、德州仪器、瑞萨电子等传统汽车芯片厂商,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而手机领域的厂商如联发科、三星、高通等也加入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主要面向高端市场,未来华为、紫光展锐也会加入。车载SoC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Socionext有何应对举措?
刘珲:对于智能座舱SOC行业的激烈竞争,Socionext主要有两个方面不同。一是是利用Socionext丰富的汽车产品能力和ASIC开发特长,对那些有系统能力和车厂渠道,希望在汽车电子领域引领趋势的合作伙伴提供帮助。由于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产品迭代速度快,Socionext能专注于自己在车规和高集成度SOC开发上的优势,和那些对市场需求敏感度高、把握能力强的企业合作,以各自专注的能力来推进车载SOC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自有产品上,我们的关注会放在有市场空间有安全门槛的特殊SOC上,如具有安全功能远程屏幕显示控制SOC,和仪表盘的主控SOC。这两个应用都对安全和可靠性有比较高的要求,是能体现我们产品的优点的地方。随着汽车电气架构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优化,传统的机械部件慢慢的变少了,显示屏的重要性慢慢的升高了,针对于显示屏端的SOC的需求会慢慢的大,这个市场Socionext已经走在了前面,在这样的领域耕耘了很久,持续不断的推出存在竞争力的产品。
《中国汽车画报》:据了解,无人驾驶的多传感器融合之路道阻且长,算法是重点也是难点,拥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未来将占据价值链的主要部分。Socionext在这方面有哪些技术优势和前瞻布局?
刘珲:Socionext目前还是立足于一个半导体公司定位,专注于提供芯片级的方案,包括与芯片相关的底层和中间层软件。多传感器融合的系统级应用和算法是主机厂和模块厂商擅长的领域,我们并不打算去过多的触碰客户的价值链。但是我们已布局了和业界优秀算法团队的合作,将联手助力在无人驾驶领域积累较浅的客户们。
《中国汽车画报》:近期,理想内部信上说,智能电动车竞争的终局是数据和芯片的竞争,您认同吗?今年2月,Socionext宣布将推出5nm汽车无人驾驶专用的SoC晶片,2022年由台积电代工生产。6月,恩智浦也宣布新一代高效能汽车平台由台积电5 nm制程生产,并将于2021年秋季交付,预估5nm今年营收占比将达到10%。除此之外,高通、特斯拉等均在研发5nm芯片,业内已有汽车芯片进入5nm制程时代的呼声。在此背景下,Socionext如何领先市场?
刘珲:我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相较于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处理和承载的数据量是几个数量级的剧增,性能匹配的芯片是核心。比如以无人驾驶举例,和几年前比,虽然绝大部分用来解决算法底层架构的主要的驾驶场景都可见,但仍然有5%的长尾场景是不可知的,解决这5%的长尾场景一方面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来完善和优化算法使无人驾驶更可靠,另一方面需要兼具效能和灵活的大算力的芯片来支撑,而高性能的自动驾驶芯片门槛又非常高。所以说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是数据和芯片的竞争是非常准确的看法。
Socionext是业界非常认可的在最先进制程上具备车规级大芯片开发能力的稀缺的芯片设计企业,in-house的SoC架构和平台多年来经历了众多最知名客户的定制化芯片项目量产的历练,同时智能车芯片的定义也来自于和全球最知名汽车OEM或Tier1厂商的深度合作,从而从始至终保持在市场的领头羊。不管是在海外的其他区域还是国内,我们都为我们客户交付并量产了许多颗行业内重要的车规芯片,这里面既包含了座舱的主IVI SOC,感知部分的激光雷达信号处理芯片,也包含了高性能的ADAS、AD计算的主芯片。
《中国汽车画报》:目前,在无人驾驶的感知层面,行业主要是围绕“视觉方案”和“激光雷达”两种路线在讨论和布局。恩智浦全球CTO Lars Reger 表示,随着成像毫米波雷达的日渐成熟,5-8年后,摄像头+成像毫米波雷达+V2X的感知方面,将有可能取代激光雷达,你认同吗?此外,业界一致认为,激光雷达才是对视觉传感器的有利补充。激光雷达领域,Socionext也是ASIC芯片的供应商。在这方面,Socionext有哪些挑战,有哪些应用市场?
刘珲:我也注意到了Camera+4D MM Radar+V2X的路线并慢慢的开始技术跟踪,但我们暂时并没有激光雷达会被取代的结论。成像毫米波雷达的成熟会完善感知功能,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方向,同时Socionext在60GHz/77GHz毫米波雷达Sensor商用领域也具备很好的基础。但我更相信,路况、环境和天气的复杂多变性会需要不同传感器以各自的特性来感知以保证安全可靠的无人驾驶控制。对于激光雷达业务在国内的拓展,我们会把握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差异化需求,与精通本地市场的国内知名合作伙伴,推出符合中国ADAS和无人驾驶市场特质的产品。
《中国汽车画报》:Socionext汽车业务在国内的规模以及未来几年的展望如何?
刘珲:Socionext的汽车业务今年的营收一亿多美金,需求很旺盛,不过和许多同行一样,今年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受到供应链问题的困扰。2022年财年在国内的汽车业务部分我们根据已有订单和主要客户的预测,会有50%的增长,而且随着几个关键产品的量产导入,未来会从始至终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汽车电子是Socionext的一个重要业务领域,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电动网联智能车带来的巨大的变革,对这种一个历史机遇,Socionext在价值链上会踏实的做好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沉着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