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记者/皇智尧通讯员/徐迪雯)11月24日,由市工信局、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举办的2023年江门市企业家培训沙龙第四期活动举行,聚焦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20多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走进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展开交流探讨活动,推动我市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要基地。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共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80余家,在专用整车、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等领域具备比较好的产业基础,今年1—10月实现工业产值310.37亿元。
此次活动采用“实地参观+座谈交流”方式,在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与会人员仔细地了解了该公司在智能化改造、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据了解,富华重工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底盘零部件生产商,近年来投入超过1亿元打造了年产量达1200万片的刹车片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与老产品相比,新一代刹车片产品密度均匀、抗压抗冲击能力好,常规使用的寿命增加了10%。
活动期间,完善产业链配套、强化金融支持、整合产业链信息资源等是大部分企业代表关注的问题。大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提出诉求,并针对产业链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出意见建议,我市工信、投促、发改、科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积极记录并进行回应。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制定了《江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超500亿元,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要基地。今年1—10月,我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新引入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额合计112.88亿元。
接下来,我市将采取多项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将鼓励和引导产业链通过组建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等合作模式,推动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融通供应链。同时,将进一步激活江门双碳实验室能效,在实验室建立新能源电池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电芯设计、工艺创新和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并发挥市政府互助基金、国有企业平台作用,对我市优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进行战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