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科技类产品往往都安装了很多应用软件,现在汽车制造厂商们太过于沉浸在效仿这种模式,向车载操控系统添加了非常多的资讯娱乐功能软件,其中很多应用是车辆驾驶者很少用到的,甚至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疑惑和困扰。
上周举行的美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大会中,以“消费者真正要说明”的车载产品用户体验讨论会上,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观点:汽车工业应该在资讯娱乐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控制和信息显示方面精益求精。来自Pocketsquare咨询公司的DavidLyon说道,当前生产制造的车辆装载了过于繁多的应用工具,绝大多说车载系统都致力于追求类似苹果iPhone的理念,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专家们一致认为,绝大多数车辆驾驶者都不需要汽车制造厂商提供的各式各样的功能选项,这些五花八门的选项不仅会让人混乱不清,还会使人注意力分散,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Lyon认为,驾驶者往往只是收听特定的几个收音机电台,打电话的对象也集中在固定的某几位,所以汽车制造厂商应该适当简化车载系统的功能特性。汽车制造厂商第一步是要回顾历史中的成功车型案例,而不是一味地模仿智能手机的概念。举例来说,1964款车型的收音机就很具有参考价值,右侧的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左侧的旋钮调节电台波段,中间一排按键对电台进行设定,整套系统简单方便。
利用旋钮控制音量也许是一种更为合适的选择,另外中控台触摸屏也应该尽可能的简洁,并允许驾驶者自定义功能应用,把少量几个最核心的选项呈现在显示器中。复杂度等级提升是现在车载系统的一个主要流行趋势,例如宝马iDrive系统,在2002年第一代产品发布的时候,控制台上仅仅有一个控制旋钮,随技术发展产品一直在升级,旋钮周围已经遍布各种按钮。
松下汽车系统公司互联服务部主管DavidTaylor谈到,消费者服务和预期逐渐地膨胀,汽车制造厂商们希望在尽量控制成本投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满足这些预期要求。因此汽车制造厂商门应该非常谨慎,制定出极其精准的预算,最终确定车载系统的哪些功能要保留,哪些该取消。没有价值的功能从车辆中被淘汰是理所应当的,设计研发车载系统遵守三大原则:操控快捷、简单、直观。
SBD互联汽车咨询公司主管AndrewHart说到,科技发展非常迅速,汽车制造厂商总是在设计新产品时添加创新技术,但是却无法准确评估这些技术是否适用于车载系统。为了可以不落后于其它竞争者,在车载系统中逐渐增加功能是一种解决方案,但是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哪些功能选项应该被移除,也没有汽车制造企业计划做出消减功能的预案。原始设备制造企业中的很多员工并不了解其车载系统的工作原理,这一点与苹果和谷歌企业存在明显差距,它们的员工是自己产品的最佳宣传广告。
汽车制造厂商只是把大量车载软件整合到了一起,而并非真正设计研发车载资讯娱乐系统,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做法,车载系统将面临异常严峻的问题和挑战。汽车制造厂商要是无法提升车载系统性能,其它行业的公司就会进入该领域,那时的竞争将更激烈。